華宇平台_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論文1500字
論文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ùnwén,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以下是我愛文學網分享的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論文1500字,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論文1500字
摘要:共同富裕是馬克思在對共產主義的設想中提出來的。社會主義的“富裕”是在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按勞分配的“富裕”,但是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依然存在部分差距,按勞分配依舊存在缺陷,只有共產主義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才是真正沒有差距的分配方式,共產主義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關鍵詞:共同富裕;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工人階級打破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權是實現自身利益的基礎,只有在生產資料國家所有的基礎上才能夠擺脫經濟上的一切不平等,這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保證,同時,共同富裕的實現還需要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作為基礎。
1馬克思對共同富裕的理解
生產資料的私有制以及與其相適應的不平等的分配方式直接導致了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差距的產生,馬克思在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仔細的剖析后發現:貧富差距產生的直接來源於資本主義狹隘的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的貧富差距反映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激烈的階級鬥爭,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同時是對共產主義的期盼。在馬克思看來,無產階級要擺脫資產階級的壓迫首先要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國家政權,將剝削階級變為勞動者階級,將舊的生產關係進行徹底的變革,使生產力在新的生產關係下得到發展。一方面,這種新的生產關係使社會生產按照全體社會成員的需求進行,同時這種社會生產力也能夠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另一方面,剝削和壓迫在新的社會形態下也被徹底的消滅,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抗消失了,不平等的所有制關係和分配關係消失了,社會財富佔有上的差距也就會隨着社會的發展逐漸消失。
共同富裕的提出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的特徵,“共同”規定了“富裕”的主體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性是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屬性,這種共同性使共同富裕與資本主義貧富差距區別開來。共同性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國家所有基礎之上的,只有國家佔有生產資料,只有全社會成員共同通過勞動參与生產,富裕才是共同的富裕。同時,共同性意味着階級壓迫的終結,意味着通過階級統治佔有他人勞動產品的時代的終結,在生產資料國家有制的基礎上,全體社會成員都是勞動者階級,也就不存在階級壓迫。
共同富裕的提出體現了社會發展在生產力層面的要求,體現出社會主義在生產力方面的特徵。“富裕”規定了社會成員佔有物質財富的程度,體現出社會成員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富裕”是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產品的豐富作為基礎的,富裕是物質生活領域的富裕。物質生活資料的豐富是富裕的內涵,物質生活資料的豐富需要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馬克思看來,在生產資料社會國家所有的條件下,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物質財富的豐富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前提,高度發展的社會生產力能夠給社會提供巨大的物質財富,生產力的發展和機器的普遍採用能夠使勞動者從生產過程中解脫出來,從而能夠使勞動者獲得在其他領域發展的機會。另外,生產力的發展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手段,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能夠解決社會成員在物質生活領域的一切矛盾,同樣,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能夠解決社會成員在社會財富佔有差距上的矛盾。
共同富裕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在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特徵和分配方式。馬克思將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定義為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階段上生產資料的社會佔有已經實現,但是在這個階段上不平等的因素還是存在的,參与生產過程的勞動量是進行分配的唯一根據,在按勞分配中社會成員更容易表現為勞動者,從而社會成員參与生產的勞動強度和勞動量的差異會導致社會成員財富佔有的差距,這種分配方式忽略了社會成員在身體素質和家庭狀況上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人的主體性,但是在社會主義的階段社會成員的這種差距僅僅表現為社會成員在生理層面的差距,對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以及巨大貧富差距來說是一大進步。馬克思對這種分配方式的批判是從共產主義社會中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人的全面的需要出發的,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勞動者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在按需分配下社會成員更容易表現為“真正的人”。同時,共產主義按需分配繼承了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勞動依舊是社會成員參与分配的前提,但是與社會主義不同的是,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勞動是自覺自主的勞動,是作為“第一需要”的勞動。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目標,同時也是過程。共同富裕實現的過程是收入貧富差距不斷解決的過程,收入貧富差距需要在生產力的不斷髮展中得到解決,共同富裕需要在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變革中得到實現,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貧富差距的出現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決定的,並將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長期存在,會隨着社會主義不斷向前發展得到解決。但是,收入貧富差距的出現並不是對共同富裕的否定,首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共同富裕在“共同性”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普遍提高,其次,共同富裕不是社會成員在社會財富佔有量上的完全相同,也不是各個地區在發展水平中的完全同步,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地域優勢決定了東南沿海的發展要先與西部,城區發展要先與鄉村。要求發展水平上的完全同步是不符合基本國情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共同富裕的實現需要政府與個人共同發揮作用。政府在促進地區協調發展、收入調節、消除絕對貧困、社會保障方面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個人的努力對解決收入差距、實現個人價值方面也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共同富裕的實現需要政府與個人共同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趙自文(1995-),男,湖北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論文1500字
[摘要]共同富裕致力於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豐富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成為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戰略選擇。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探索出的高水平創新、生態文明建設、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為我國其他地方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鑒。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創新驅動、綠色低碳、高水平對外開放、数字技術賦能、公平分配等是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新發展理念
[中圖分類號]F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694(2022)01-0089-09
[作者]韓文龍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成都611130
袁藝清碩士研究生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成都611130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把握“兩個大局”是新時代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遵循。2020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達到4億人,約佔我國總人口數的30%。與此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需要通過經濟高質量發展來促進發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協調性,進而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學界圍繞高質量發展與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聚焦於釐清內涵、彰顯意義、實現路徑等方面。王一鳴(2020)認為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主要特徵是質量追趕、結構升級、創新驅動、共同富裕和綠色發展1”。高培勇等(2020)指出高質量發展體現出高度現代性,報酬遞增、可持續是其重要特徵,強調構建技術競爭優勢2)。張軍擴等(2019)認為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目標是高效、公平和可持續,需警惕發展質量不高引致的中等收入陷阱,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根本途徑,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搶佔戰略制高點的重要途徑3)。曾憲奎(2019)認為高質量發展實質是高速增長方式的轉換升級,是由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向集約型經濟增長模式轉變[”。也有學者指出科學認識經濟發展的客觀進程和滿足融入世界經濟的需要也助推我國加快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腳步5),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注入新動力,創新引領在供給側發力,人民嚮往在需求側翹首6)。在共同富裕方面,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倡導並實行了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的政策,但由於產權制度的缺陷,我國財富與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為此,學者們提出應推動構建以勞資共享為核心的現代產權制度,以制度創新推進共同富裕”。於政治層面,共同富裕代表了國強民富的社會主義社會契約,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與奮鬥旗幟。於經濟層面,共同富裕表明了由全體人民共創共享物質與精神成果,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迎接多維幸福生活。於社會層面,共同富裕意味着中等收入階層在數量上的主體地位,形成和諧穩定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實現共同富裕應积極致力於“提低、擴中、調高”,在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持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縮小人群、地區和城鄉差距8)。劉洋(2019)認為實現共享需要牢牢抓住兩個方面,一是以創新驅動發展“做大蛋糕”,二是以優化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分好蛋糕9)。還有學者指出我國消除絕對貧困,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脫貧成果還需進一步築牢。對於形成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我國也仍有較長的距離。
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是緊密聯繫的兩個命題,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更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五大新發展理念為基本遵循,探討共同富裕也不能脫離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語境。如何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依託於既有研究,本文從創造財富、共享發展、經濟運行這三個方面分析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邏輯鏈條,探究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於實現共同富裕的理論邏輯。據此,本文提出既要充分學習借鑒先行示範區的成功經驗,還應全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紮實推進共同富裕,這是一個持續尋求最優解的過程。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現實地看,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依舊充滿挑戰與驚險,需要各方長久努力。
二、以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理論邏輯
1.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前提
共同富裕中的“富裕”包含兩維度,一是物質層面的富足,二是精神層面的豐裕。人民渴望獲得物質財富以安穩生活,也希冀收穫精神財富以充實自我,這是人民對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訴求,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里蘊藏着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美好生活具有多維內涵,環境質量、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都是新時代人民更加註重的生活特質。因此,隨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物質財富的積累,人民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方面的需求日益高漲,這對社會產品的供給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物質層面、數量層面來評判,這一類型的產品供給在如今看來似乎已不存在什麼挑戰,而精神層面、質量層面的產品供給則存在一定的缺口。經濟高質量發展應秉持數量和質量并行、更加註重質量的理念,意欲提供數量更多、質量更優的物質產品和精神文化產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於供給端發力,以提高供給質量為突破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二者的加持加快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有利於助推高質量發展為人民創造出更多優質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生態環境、資源能源制約不斷強化的形勢下,生產要素的成本變得愈發高昂。與此同時,作為市場微觀主體的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存在一定短板,這意味着過去那種粗放型的“三高”發展模式難再有立足之地,綠色發展和創新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眼於提高供給質量,推動淘汰低端產業過剩產能,合理配置資源以增加中高端產業的有效供給,從而提升社會生產力。因而,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的湧現擴大了有效供給,有助於滿足人民多樣化的需求,有利於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論文1500字
摘要:堅持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推進鄉村旅遊開發有助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縮小鄉村收入差距、創新鄉村旅遊開發方式、推進共同富裕階段性目標實現。安徽省廣德市鄉村旅遊開發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同質化嚴重、開發層級初級等問題。在鄉村旅遊開發過程中堅持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開發模式、融入文化內涵、完善融資體系等策略,為中部地區鄉村旅遊開發提供了模式借鑒,有助於共同富裕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
關鍵詞:共同富裕;鄉村旅遊;旅遊開發;開發策略;文旅融合
本文索引:叢培斌.<變量2>[J].中國商論,2022(08):-165.
中圖分類號:F3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4(b)–03
根據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報告可以得知:中國文旅產業總體發展水平在不斷提升,文旅融合發展成為主態勢。鄉村旅遊指的是旅遊主體在鄉村地區進行,以獲得旅遊產品或旅遊服務為目的的短暫居留活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並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新起點上,以推動鄉村旅遊、開發旅遊產業、促進文旅融合為核心的鄉村旅遊開發顯露出獨特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
1安徽省廣德市鄉村旅遊開發的優勢
1.1旅遊資源豐富
安徽省廣德市的旅遊資源從宏觀層面出發可分為“一核兩區三圈”,其中一核指的是以盧湖、甘溪溝為主體的盧湖旅遊度假區;兩區指的是太極洞旅遊區和茅田山旅遊區;三圈指的是北部生態農業旅遊圈、中部特色文化旅遊圈、南部山野風光旅遊圈;從微觀層面而言,其可劃分為景區園林、山峰寺廟、人文遺址三類。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太極洞風景區、英烈山紀念館、603探空火箭基地等。安徽省廣德市的旅遊資源在空間分佈上相對平均,旅遊資源組合利用率高,能夠最大限度釋放旅遊產業潛力。區域內各鄉鎮特色分明,構成了廣德市整體旅遊資源的豐富種類與多樣層次,為廣德市開展全域旅遊奠定了資源基礎。
1.2歷史底蘊深厚
安徽省廣德市有着1800多年的歷史,歷史底蘊深厚。廣德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條件在中國歷史上佔據着極高的戰略地位。比如在淞滬會戰時期,於此地爆發了廣德保衛戰,遲滯了日軍對南京的進攻,保存了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為持續抗戰創造了條件;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中蘇交惡以及美國在東南沿海動作頻繁,我國開展了全國範圍內的“三線”建設,在這一國家戰略中,安徽廣德承接了中線的軍事生產任務,為我國的國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時刻面臨着西方世界的核垄斷和核訛詐風險,國家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在廣德市誓節鎮建成我國第一個火箭發射基地並於1964年成功發射了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探空火箭,為我國的核導彈事業作出了基礎性貢獻。從歷史縱向出發不難看出:廣德在中國近現代重大歷史進程中始終佔據着一席之地,具有厚重的歷史底蘊。
1.3區位條件優越
區位條件對於發展鄉村旅遊經濟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直接關係到開發可行性和實施難度。安徽省廣德市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是安徽省承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縣域排頭兵,旅遊產業營商環境優越,生產要素流動順暢,讓旅遊開發企業能夠“引得來,留得住”。“十三五”期間,廣德依託區位優勢,建成了“兩山”理論轉化樣板區、文化旅遊休閑康養基地、“生態綠+文化紅”精美旅遊畫廊等旅遊範例,讓鄉村旅遊融入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並分別於2020年和2021年獲評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中國最美縣域。廣德市為長三角地區鄉村旅遊提供了多樣選項,有着廣闊的開發前景。區位條件優越,開發前景廣闊。
1.4產業融合基礎好
產業融合是鄉村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和時代選擇,從產業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角度,倡導實行相互滲透、交叉和重組的產業發展模式。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百年目標”的實現,人民物質生活得到了基本滿足,在面臨非剛性消費時,人們更傾向於獲得非物質性、精神層面上的滿足。這一消費傾向是產業融合的根本動因和最終目的。安徽省廣德市毗鄰宜興、長興、安吉、杭州,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均較高,具有良好的鄉村旅遊開發基礎和巨大的潛在市場。此外,這些地區開發歷史較長,產業布局模式相對固定,難以進行產業二次融合,旅遊產業發展進入相對停滯階段。安徽省廣德市在2018年發布的《廣德縣全域旅遊規劃》中首次提出發展全域旅遊這一開發戰略,現廣德市鄉村旅遊產業布局仍處於探索謀划階段,整個地區的旅遊產業融合模式還未定型,可塑性較強,發展潛力巨大。
2安徽省V德市鄉村旅遊開發的劣勢
2.1區域發展不平衡
安徽省廣德市於2019年和2021年被評為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整體經濟實力強勁,但不容忽視的是:廣德市區域內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南北差異顯著。例如,南部鄉鎮柏墊鎮因基本農田占土地總量比例高,無法進行大規模工業生產而只能以農業、竹製品加工業作為支柱產業,2019年全年的財政收入為3492萬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部鄉鎮新杭鎮,其支柱產業為採礦業與重工業,2019年僅1―10月的財政收入達到12.18億元,兩者相差接近35倍。不同鄉鎮間財政收入存在巨大差異,其直接後果是財政收入情況較好的鄉鎮有足夠的預算規劃、建設與維護基礎設施,而財政收入較差的鄉鎮在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過程中因資金問題畏手畏腳、舉步維艱。
2.2同質化嚴重
無論是何種旅遊開發方式,其核心要義都在於人為製造一種資源感知上的差異並藉此讓自身旅遊產業和產品的獨特屬性與別樣價值得到突顯,最終目的都是吸引規模化的遊客群體前來遊玩,實現開發――遊玩――二次開發這一正反饋循環。這裏的同質化所特指的是旅遊產品開發方式的單一化、模式化與固定化。安徽省廣德市雖然擁有着豐富的旅遊資源,但開發模式較為單一,其開發類型始終離不開農家樂、紀念館、採摘園等,此類開發方式都極易被複制,具有極強的可替代性,導致其無法讓廣德市的旅遊產業同周邊地區形成顯著差異,最終讓廣德市的鄉村旅遊始終是江浙旅遊的“備選項”。
本文來源:https://www.cddlwy.com/shiyongwen/260384.html
噢!评论已关闭。